蘇伊文:國小生閱讀差,測試文是英翻中

 

(本網記者林琥報導)由於我國四年級學童日前參與國際閱讀素養調查,在45個參與國家中,排名第22名,遠遠落後於香港(第2名)和新加坡(第4名),造成社會譁然。在一片檢討、改革我國小學閱讀教育聲浪中,台中教育大學教授蘇伊文提醒,國際閱讀素養調查係依據國際教育評估協會所研發的英文測驗工具,譯為中文後執行,因此,該測驗中譯本是否符合國人的中文閱讀及書寫規則,值得各界正視。否則2011年台灣國小學童再次參與閱讀能力國際性評比,我國的排名又將落後許多。

蘇伊文指出,台灣小學四年級學童在國際閱讀素養調查表現不佳,震撼了國內的教育界。目前,改革國內閱讀教學的各項措施正如火如荼的展開,而重點全部放在閱讀教學策略與營造閱讀環境。但閱讀是作者、讀者及文本三者合一的表現,讀者表現不佳,和作者及文本脫離不了關係。

根據她從翻譯的觀點,比對國際閱讀素養調查(PIRLS)所釋出的四篇英文及中譯文本評析,1. Reading for Literary Experience(故事體):Little Lump of Clay (小陶土)、An Unbelievable Night(一個不可思議的夜晚);2. Reading to Acquire and Use Information(說明文):Antarctica: Land of Ice(南極洲簡介)、Searching for Food(尋找食物),然後從 .詞義、句法結構、篇章結構依序舉例比對其中譯文本,發現「國際閱讀素養調查」中譯文本大多採取直譯方式,所以造成英文習用詞語不一定能對應中文習用詞語,譯文所使用的語詞也有不合台灣文化語境的現象。

蘇伊文進一步指出,文句方面的翻譯較多疏漏,主要原因在於中英文句法的差異性較大,如果不能準確掌握兩種語言的語內及語際關係,就不能譯出原文的深意與內涵。

蘇伊文舉例,「Way up high, in an old tower, there was a workshop. It was a pottery workshop, filled with barrels of colourful glazes, potter’s wheels, kilns and, of course, clay. Near the window stood a big wooden bin with a heavy lid. There the clay was kept. Way at the bottom, squashed into the corner, was the oldest lump of clay.」,中文譯為:

「在一個古塔高處,有一個工場,是一個陶藝工場,放滿了一桶一桶彩色的釉料、轆轤和窯,當然還有陶土。窗邊放著一個大木桶,有一個重重的蓋子,陶土就放在裡面。深深的藏在桶子的底部,有一團最老的陶土壓在角落」。

但對於我國小學四年級、未接觸過西化文句的學生而言,整個大段以直譯英文的方式翻譯,造成學生在理解上有相當大的困難。首先,第一句「there was a workshop。It was a pottery workshop,」兩句,可合在一起翻譯成「有一座陶藝工場」,由於原文「a pottery workshop」後面跟隨者逗號「,」,語氣未完結,所以接下來「filled with barrels of colourful glazes」可譯為「工場裡面放滿了」。

第三句「Near the window stood a big wooden bin with a heavy lid.」的「with」有「一塊兒、一起」,但是,譯文為「窗邊放著一個大木桶,有一個重重的蓋子」,讀者無法聯想大木桶和蓋子同為一個物品的兩個部份,如果譯為「窗戶邊放著一個大木桶,上面有一個重重的蓋子」;而第四句「There the clay was kept.」,如果仔細研究原文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說的是同一件事,就可譯為「桶子裡有許多黏土」。

第五句「Way at the bottom, squashed into the corner, was the oldest lump of clay.」中譯為「深深的藏在桶子的底部,有一團最老的陶土壓在角落」,可說是完全西化的文句,或應譯為「有一團小黏土被擠壓在桶子底部的角落裡,已經非常久了」。

所以,整個大段調整為「在一個古塔高處,有一座陶藝工場,裡面放滿了一桶一桶彩色的釉料、轆轤和窯,還有黏土。窗戶邊放著一個大木桶,上面有一個重重的蓋子,桶子裡有許多黏土。有一團已經在桶子裡很久的小黏土被擠壓在桶子底部的角落裡」。

蘇伊文表示,值得注意的是,英文習用逗號「,」表達排比同類事物,如「filled with barrels of colourful glazes, potter’s wheels, kilns and, of course, clay.」,中文卻習用頓號「、」區隔為「是一個陶藝工場,放滿了一桶一桶彩色的釉料、轆轤和窯,當然還有陶土。」

當然,不同的篇章與不同的作品在翻譯上的處理是截然不同的,在中英文比對中,蘇伊文研究後發現,有關自然的、科學的以及客觀的說明文體,因為文字不多,文句短,譯文比較不容易出錯;相反的,故事體多敘述主角個人情感與主觀感受,用字較為細膩,敘述的文句也較長,必須做適度的潤飾,才能成為具有感染力的好譯文,打動讀者的心。而或許這是台灣小學四年級學童在國際閱讀素養調查中,說明文閱讀能力比故事體閱讀能力較佳的因素之一。

因此蘇伊文期盼,譯者需深切明瞭直譯與意譯兩種翻譯方法的適用範圍與語域,並且必須視文章性質彈性運用。

蘇伊文強調,「領悟為一事, 用中文表達又為一事」,所以,翻譯是原文的再現,就是一種創作。雖然她不敢斷言,台灣小學四年級學童在國際閱讀素養調查表現不佳,與譯文有直接關連性,但譯文的流暢、易懂與否,絕對於學童閱讀表現產生不小的影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食安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