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清基,多元入學燒光窮人荷包!
大學之門雖然已經大開,不過沒錢也難進好校喔(蕭忠漢攝)

吳清基,大學多元入學燒光窮人荷包!(2010教改十,多元入學荷包燒光系列上, 蘇伊文撰)

最近各大學的多元入學甄試陸續結束,在師生同步勞民傷財、人仰馬翻之餘,我非常感念當年大學聯考一試定輸贏的時代,否則,窮人家庭出身的我,面對這個處處燒錢的多元入學時代,考能永遠處在社會的底層,翻不了身。 則可選擇5校系。考生必須先報考大學學測,取得報考推甄的基準分數,集體報名費是950元,個別報名為1000元。

報考學測後,大學多元入學又分為兩階段進行:第一階段,分為兩個部份:

現行大學多元入學,概況如后,分為考試分發、考生目前就讀高中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三種管道。不管大學學測成績如何,大多考生會選擇繼續參加後兩項的推甄,因為如果早點確定理想學系,從四月放榜到九月底入學,不但可以早點脫離升學壓力,更可以快樂打工賺錢。高中學校推薦限報名1校系,個人申請學校推薦為學測成績放榜之前,學生必須先推測自己的成績,選定參加一所大學校系的作業,報名費只需100元。

個人申請在收到學測成績單後,開始報名。每校系收費100元,報名5系,就收500元。報名結束、學測成績正式公佈後,大學各系根據自訂的學測成績門檻,篩選掉成績比較差的,開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工作。

第二階段各大學校系的指定項目甄試,由每個校系自訂收費,據知一個系的收費從免費到1500元不等。有些學校開放申請該校5系共計7500元,如果高中學校推薦甄選與個人申請甄選都有參加,如果是兩者都是同校,加起來總計可能要花費9000元。至於遠道考生還必需包括住宿及交通費,可能還要多花好幾千元。

大部分的校系都有面試,考生大多會準備稍微正式的服裝,並且攜帶個人自傳、獎狀及未來計畫等等一式三份提供面試教授參考,又是必要的配備與花費。

更慘的是,有些考生抱持非名校不讀的想法,如果未甄選上名校,又得參加七月份的大學指定考試。指考報名費集體報名每人150 元、個別報名費 200 元,選考一科 150 元,大部份的學生會選考六科。整個大學入學考試結束,約需一萬元左右。多元入學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「過五關、斬六將」,而且整個過程是用錢堆砌出來的。

總言之,入學管道越多,越需要很多的「元--money」。以目前中高齡家長就業困難度非常高的慘況來談,即使子女學測成績優異,恐怕有不少人的荷包要嚴重縮水,甚至可能已經淪為非勞動力的中高齡朋友還要借錢來搶得先機。所以,由社會層菁英份子所制定並且大力推動的多元入學方案,終究只是為有錢人量身訂做的工具罷了,窮人那堪在生活壓力下,「一隻牛剝掉幾層皮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食安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