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蘇伊文:反對教部草率實行教授薪資分級制
校園問題中,老師的品德問題高於學術的良劣

作者:蘇伊文


才剛結束國中小543制的驚嚇,教育部又丟出教授分級薪資的炸彈。唉!這年頭從事教育的人,心臟得非常強才行。

但是,從教育部8月2日宣佈彈性薪資「只有聘請國外一流大學教授,或者留住國內的優秀教授不被國外挖角,才可適用,…新聘國內教授就不適用」,相信讓許多準備實施校園「帝制」以整肅教師的大學校長們非常洩氣,當然,許多國內自詡為優秀教師的大學教授一定也滿心失落。

個人以為教育部所開出的兩個條件,不但自我矮化,毫無自信,更充分暴露教育部「媚外」的心態,不禁讓人懷疑,這些年台灣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因為,教育部認定「國外的月亮比較圓」,那麼,實施彈性薪資地第一步,應先從實施本土學歷與國外學歷者差別薪資做起,方能與教育部的「媚外」心態及政策具一致性。

其次,檢視教育部的彈性薪資宣示,「國外」一詞確有很大的爭議。究竟國外的範圍為何?大陸和香港算不算?有鑒於國內近年被挖角的教授有前往中國大陸或香港的事例,教育部應對此疑義,界定清楚後再公佈於網站上,以免引發軒然大波。

另外,有關「一流大學教授」的規定,也該就究竟是指一流大學的教授或一流的大學教授界定清楚,以免外界混淆。據了解,國外大學多如牛毛,美國約有三千多所,聽說就有國內大學為應付教育部國際化的要求,找一些美國大學教授來台灣授課充數,就視同完成國際化,至於是不是一流學者,真是天知道。

其實,國外都會公布各個領域評鑑及排名,所以教育部該就各該領域排名前幾名為一流大學界定清楚;此外,教育部更應該建立國外各領域一流大學教授名單,公布於教育部網頁,以為各公私立大學高薪聘請之依憑。

在實施彈性薪資新制上,教育部宣示的「留住國內的優秀教授不被國外挖角」的條件,也蠻有爭議。據了解,有一些知名度高,但曾在國內涉及緋聞、貪瀆等品德不佳的大學教授均已轉往大陸或香港發展,所以,被國外挖角的教授等於優秀的說法,實在令人質疑。以今年四、五月間,部份學界人士執行教部或國科會研究計畫時,有一些疑似涉及造假貪瀆的情事看來,教育部勢必預先完整規劃,以防範未來國內大學教授會以國外二、三流大學聘書,或偽造國外大學聘書的情事發生。

綜觀教育部所規範的彈性薪資新制,不禁令人感嘆,吳部長在創計過程中,似乎不夠專心與專業。吳部長!您該加把勁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食安盟 的頭像
    食安盟

    食安捍衛聯盟/言論自由聯盟

    食安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